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网上有关“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沙尘暴 (...

网上有关“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沙尘暴 (sand duststorm) 是沙暴 (sandstorm) 和尘暴 (duststorm)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 ,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

沙尘暴天气成因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 、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 ,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 、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 ,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 ,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

沙尘暴主要危害方式

⑴ 强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蓄亡。

⑵ 沙埋:以风沙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 、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⑶ 土壤风蚀:每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影响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危害 ,风蚀深度可达1~10厘米 。据估计 ,我国每年由沙尘暴产生的土壤细粒物质流失高达106~107 吨,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在10微米以下,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⑷ 大气污染: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 ,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TSP)增加,大气污染加剧。以1993年“5.5 ”特强沙尘暴为例,甘肃省金昌市的室外空气的TSP浓度达到1016 mg/m3 ,室内为80 mg/m3,超过国家标准的40倍 。2000年3—4月,北京地区受沙尘暴的影响 ,空气污染指数达到4级以上的有10天,同时影响到我国东部许多城市。3月24—30日,包括南京、杭州在内的18个城市的日污染指数超过4级。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编辑本段]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 ,可造成房屋倒塌 、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 ,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 、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 ,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 ,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 ,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 ,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 。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 、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 。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 ,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3 、生命财产损失

1993年5月5日 ,发生在甘肃省金昌 、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 ,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 ,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 、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 ,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 、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

4、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 、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沙尘暴产生的原因

[编辑本段]

沙尘暴缘起土壤风蚀

据新华社兰州电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的努力下 ,一项为探讨沙尘物质的启动、传输机理而专门设立的沙尘暴风洞模拟实验近日用品顺利完成。

通过实验,专家们发现,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 。风是土壤最直接的动力 ,其中气流性质 、风速大小、土壤风蚀过程中风力作用的相关条件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项实验还证明,植物措施是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之一 。专家认为植物通常以3种形式来影响风蚀:分散地面上一定的风动量,减少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

此外 ,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得出一条结论: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 ,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 、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 ,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

沙尘暴的元凶:大气环流

北京春天里发生沙尘暴的短暂一幕,只不过是中国北方连绵约3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在二三百万年中每年都要经历的天气过程 ,所不同的是,后者的风力更强,刮风的时间更长(可以持续几天) ,沙尘的来源并不是50米开外的十字路口,而是上百公里以外的沙漠和戈壁。

就如同上帝在玩一个匪夷所思的游戏:他把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地区沙漠和戈壁表面的沙尘抓起来往东南方向抛去,任凭沙尘落下的地方渐渐堆积起一块高地。这个游戏从大约240万年以前就开始了 ,上帝至今乐此不疲(2002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其开始的时间推到了2200万年前) 。

事实上,风就是上帝抛沙的那只手 。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亚欧板块碰撞之后 ,印度大陆的地壳插入亚洲大陆的地壳之下 ,并把后者顶托起来。从而喜马拉雅地区的浅海消失了,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并渐升渐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隆升起来。这个过程持续6000多万年以后 ,到了距今大约24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有2000多米高了 。

地表形态的巨大变化直接改变了大气环流的格局。在此之前,中国大陆的东边是太平洋 ,北边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南边喜马拉雅地区分别被浅海占据着,西边的地中海在当时也远远伸入亚洲中部,所以平坦的中国大陆大部分都能得到充足的海洋暖湿气流的滋润 ,气候温暖而潮湿。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大部分为亚热带地区,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沙漠和戈壁 。

然而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向北移动,久而久之 ,中国的西北部地区越来越干旱,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这里就是堆积起了黄土高原的那些沙尘的发源地。体积巨大的青藏高原正好耸立在北半球的西风带中,240万年以来 ,它的高度不断增长着 。青藏高原的宽度约占西风带的三分之一 ,把西风带的近地面层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向东流动,北支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开始向东流动,这支高空气流常年存在于3500—7000米的高空 ,成为搬运沙尘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东亚季风也被加强了 ,从西北吹向东南的冬季风与西风急流一起,在中国北方制造了一个黄土高原 。

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上,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 ,这里的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地质学家按直径大小依次把它们分成:砾(大于2毫米) ,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于0.005毫米)。黏土和粉沙颗粒 ,能被带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 ,进入西风带,被西风急流向东南方向搬运,直至黄河中下游一带才逐渐飘落下来。

二三百万年以来 ,亚洲的这片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搬运沙土的过程从来没有停止过,沙土大量下落的地区正好是黄土高原所在的地区,连五台山 、太行山等华北许多山的顶上都有黄土堆积 。当然 ,中国北部包括黄河在内的几条大河以及数不清的沟谷对地表的冲刷作用与黄土的堆积作用正好相反,否则的话,黄土高原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 ,厚度不超过409.93米 。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也是沙土的沉降区,但是这里是一个不断下沉的区域,同时又发育了众多河流 ,所以落下来的沙子要么被河流冲走,要么就被河流所带来的泥沙埋葬了。

中国古籍里有上百处关于“雨土”、“雨黄土 ”、“雨黄沙” 、“雨霾”的记录,最早的“雨土 ”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天空黄雾四塞 ,沙土从天而降如雨。这里记录的其实就是沙尘暴 。

雨土的地点主要在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古人把这类事情看成是奇异的灾变现象 ,相信这是“天人感应”的一种征兆。晋代张华编的博物志中就记有:“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 ,十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 。”

1966—1999年间 ,发生在我国的持续两天以上的沙尘暴竟达60次。中科院刘东生院士认为,黄土高原应该说是沙尘暴的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积累了过去几百万年以来沙尘暴的记录。中国西北部沙漠和戈壁的风沙漫天漫地洒过来 ,每年都要在黄土高原上留下一层薄薄的黄土 。

沙尘暴的治理和预防措施

[编辑本段]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 ,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 ,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 ,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4.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长期掠夺式开发,因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而环境的恶化又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尘物质来源。

5.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

6.加强沙尘暴的发生 、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 ,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

关于“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绩五赖]投稿,不代表发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enercn.com/zixun/2184.html

(2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绩五赖
    绩五赖 2025年09月25日

    我是发神号的签约作者“绩五赖”!

  • 绩五赖
    绩五赖 2025年09月25日

    希望本篇文章《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 绩五赖
    绩五赖 2025年09月25日

    本站[发神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绩五赖
    绩五赖 2025年09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沙尘暴 (...

    联系我们

    邮件:发神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