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中国留学生口中看加拿大人民的生活

关于从一个中国留学生口中看加拿大人民的生活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作为一个曾经的加拿大留学生,前前后后在加拿大学习生活...

关于从一个中国留学生口中看加拿大人民的生活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 ,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作为一个曾经的加拿大留学生 ,前前后后在加拿大学习生活了有不到四年的时间 。这个时间不算长,但其实对认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已经算是够用了 。很多人知道我有这段留学经历后都在问我,加拿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怎样的社会?与我们中国比起来到底有什么不同?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关于这方面的介绍已经很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几乎包括了政治、经济 、司法 、还有历史等等所有的层面。在留学加拿大之前我也是通过这些渠道认识加拿大的 ,也做过一些比较 。甚至说目睹过关于这个国家是好是坏的一些争论。其实这些争论的焦点往往都是围绕着某个局部是非,并且明显地带有个人感情色彩。这样的争论对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整体社会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今天我不去讲它的政治、经济、司法 、等等一系列复杂的东西 ,只给大家介绍这个国家的普通民众是如何生活的。

 加拿大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由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构成包括硬件,比如:房屋、食品、环境等和软件:治安 、心态、文明程度等等。接下来我将聊聊加拿大的这些最基本的生活状况 ,看看加拿大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介绍一下加拿大普通人的衣食住行,谈谈他们日常生活琐事 ,与我们中国相比看看有什么不同 。住:

 衣食住行这四项当中 ,无论你是本地人还是短期访问者或者留学生,肯定住是首要的,我就先说说加拿大的居住情况。

 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没有听过这么一种说法:“住在美国 ,行在日本,吃在中国,穿在巴黎。”

 “住在美国 ”的意思是说美国的住房宽敞 ,人均居住面积大 。其实我想把这句话改成“住在北美 ”,因为美加两国在很多方面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国家,两者没有多大区别。所以在住房上加拿大也是非常宽敞。

 根据官方统计 ,加拿大人均住房占有面积是70多平米 。这是平均数,但实际情况是超过这个平均数的很多 。加拿大由于地广人稀,在住房上自然很有优越感 ,所以加拿大的通常住房就是我们称之谓的“别墅”,而很少有我们国内人所住的这种楼房。因为楼房每个月要交管理费清洁费这些,非常昂贵。所以老百姓不愿意住在楼房里 。但是“别墅”买下了就从土地到房屋全属于你所有 ,自然除草、修缮这些也都你自己弄了。这是在住房样式上我们与加拿大的最大区别了。

 加拿大房子大概分为House 、Apartment、Condo和Retirement 。

 House是普遍的住宅类型 ,所以它的种类也更多,一般分为Single House和Townhouse(我们一般说是镇屋或者市房)。

 Single House又分为不同样式,第一种叫bungalow ,第二种叫two story,第三种叫by-level,第四种叫two level。

 如果从内部看 ,那更是花样翻新,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种类的房子 ,其内部格局也会多得让人无法分辨 。给大家看看屋内大概的设置和装潢风格,因为面积大所以可发挥的余地也大。

 接下来介绍一下加拿大基本的生活设施,这也算住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房子怎么样不说 ,房屋里面的设置和设施是最重要 。

 加拿大每个住宅里都有一套自身的供应设备,包括取暖锅炉、热水器 、洗衣机管道,此三项是必备的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住宅 ,也不论住房大小,一律在最底层的一个房间装有这些设备。

 取暖锅炉有个电控开关,设在楼上的走廊内 ,调整开启无需到锅炉房,只要在楼上轻轻按动几下即可。温度和时间都可以设定,比如晚上温度要高些 ,白天没人温度低些,都可在电控开关内预先设定,自动调节;锅炉用的是天然气 ,没有任何味道非常安全 。加拿大尽管是个能源大国,也非常注意节省 。费用大概这样一年的取暖费用不到一千加元左右。但这一千元内还包括使用热水的费用。因为热水和暖气一样都用天然气烧热 。所以纯取暖费并不贵。

 再说加拿大的热水供应。所有的水龙头都设有两个,一个是冷水 ,一个是热水,想用热水拧开即有,和冷水一样方便 。热水器设有高中低档 ,热度自己设定。冷水可以直接饮用。刚来时看到加拿大人渴了总是接自来水喝感到很不理解 ,那自来水能喝吗?我们在国内都是烧开了喝,感到加拿大人那么喝不卫生 。后来住久了,也喝起了自来水。加拿大的自来水真的是很纯净 ,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喝,比我们有的纯净水还纯。加拿大是个水资源大国,占有世界淡水量的三分之一 ,这一点是我们没法与之相比的 。

 接着说说电。在国内我们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用电的习惯,基本都是人走灯灭。“节约用电 ”似乎成了我们一项国策 。加拿大正好相反,因为有着充足的电量供应 ,政府鼓励人们多用电,这样就形成了加拿大室内的一个特色:灯多,甚至包括店铺这些都是彻夜长明的 。7点之后无论是水还是电都便宜的不行不行的。所以基本上加拿大的店铺都是一晚上不关灯。一般我们看到都会觉得好浪费 ,咱们好节省 。食:

 中国与加拿大在饮食上各具特色,这里有可比较的地方,也有不可比较的地方。

 加拿大没有所谓的菜系 ,但好在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加拿大弘扬自己国家的美食。这里面不乏咱们华人的贡献 。随处可见的中餐馆 ,涵盖了中国各大菜系,连咱天津的煎饼果子都有。

 其实加拿大本地的食物也是很美味,三文鱼、帝王蟹、大龙虾还有各种本土水果 ,再加上日料 、韩料 、法餐泰餐等,都让加拿大冠以北美“最好吃的国家”的称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刚到在加拿大外出就餐时最好自带热水 。因为加拿大人从来不喝热水 ,所以以至于除了中餐馆以外的其他餐厅全都不提供hot-water。这样很容易给刚到加拿大还不适应的人造成胃肠不适,这点要注意。衣:

 加拿大的气候特点经常被人误解 。

 每个人都在说加拿大是不是很冷呀,零下五十度呀什么的 ,这是个明显的误区,可能也跟没有在加拿大生活过的经历有关。

 没错,加拿大确实是个比较寒冷的国家 ,但是这个寒冷是相对的,而且是局部的。真正人口密集的几个省大多数都是气候适宜的 。就拿安省为例,我有的学生在国内棉衣棉裤棉鞋棉被等等准备一堆 ,回头还问我够不够 ,哈哈哈 。其实我想说真的没有这么冷,安省跟天津北京气候极其相似,气温也相差无多。就是典型的四季分明。BC省更是四季如春 。所以一般只需要冬天一件羽绒服里面一件薄衫就够了。因为室内也好车内也好都是有暖气的。羽绒服基本在室内是穿不上的 。行:

 说行当然就得谈车了 ,因为车在加拿大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在加拿大是属于锻炼身体用的体育用品,而不是代步工具。

 汽车才是加拿大人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咱们国内一谈到车,好像从钱数上讲就是个奢侈的消耗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买就买的。在加拿大汽车属于生活基本必需品 。这个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两个概念在加拿大有明确的界限。如果不是豪车新车两万加币左右就可以买到 ,什么价位的都有,而且买者一般都是贷款买,所以加拿大人基本上是人人有车 ,一家有两辆、三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加拿大二手车市场也非常火爆,质量远远比咱们国内的二手车过硬 。价格几千到上万不等 。考驾照也很容易,加拿大没有驾校 ,因为国家认为人人都得会开车,所以一般高中都有驾驶课。先考理论知识,考完后找一个有四年驾龄的人坐在副驾你就可以开始上路练习了。练习到你可以开始进行路考后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驾照 。并且国内驾照持有者可以直接去加拿大换驾照 ,手续也很简单。所以加拿大考驾照性价比很高。

 再说说公交车 。如果你刚加拿大没有车的情况下还是要坐公交和地铁的。由于车是生活必需品 ,几乎人人有车,这种情况下,公交系统就不是很发达。在加拿大乘坐公交车远远不及我们国内方便 ,而且只有温哥华、多伦多 、卡尔加里、渥太华等几个大城市公交车还算多些,其它中小城市就差多了 。公交车少,乘坐的人更少 ,常常是长长的公交车就两、三名乘客,高峰时人还算多些,但也不拥挤。我刚到的时候每天都做专车 ,也挺爽的。票价都是在三块五加币左右,比国内贵 。但是好在三个小时内凭借票根可以无限制乘坐。说完了衣食住行,我们来说说加拿大值得游玩的地方 ,拿安省举例。

 首先是多伦多,作为加拿大最具标志意义的大省安省里最主要的城市多伦多其实跟咱们中国的大城市很相似 。人口多,偶尔堵车 ,市里繁华 ,高楼大厦多过自然风光 。但不得不提的是多伦多绝对是中餐圣地。各式各样的中餐馆绝对让你大饱嘴福。

 但如果你想要看点不一样的那就不得不把面积扩展到整个大多地区了,其中包括尼亚加拉大瀑布 、德国小镇、世界最小的教堂、富人区奥克维尔 、安大略湖、等等 。

 公路旅行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帮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加拿大,并且我想告诉大家加拿大的社会不是个穷奢极欲的社会 ,不是个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它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教育体系,医疗体系 ,能做到幼有所爱,老有所养。它给人多种选择,你可以选择与世无争的安静生活 ,也可以走上发财致富之路 。无论是干什么的,也无论钱财多少,互不影响。人跟人都是互相尊重 ,平等相对。

 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加拿大进而喜欢上它,因为也许有一天你的生命里会有加拿大参与进来,也说不定呢 。

为什么蒙特利尔的华人社区是全北美最烂的

“枫叶之国”指的是加拿大。加拿大遍植枫树 ,每到深秋时节 ,漫山遍野火红的枫叶宛如一堆堆燃烧的篝火,因此享有“枫叶之国 ”的美称。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枫叶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 。加拿大国旗的的中间为白色正方形 ,内有一片11个角的红色枫树叶。

汽车远比行人多加拿大是全球领土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全国国土面积998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100多万 。地广人稀 ,汽车派上了大用场,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许多加拿大家庭拥有两辆汽车,加拿大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可以居世界前几名。 在加拿大环球杂志记者一行去了温哥华、多伦多 、渥太华、蒙特利尔、卡尔加里 、魁北克城等主要城市 ,突出的感觉是车比人多。大街上经常见不到几个人,来来往往的都是汽车 。 加拿大少有的几个汽车厂主要生产除雪车 、垃圾车等专用车辆。美国通用、福特等跨国汽车巨头都在加拿大设立了组装厂,产品除供应加拿大 ,还出口到其他国家。在我们从多伦多去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路上,一座相当规模的福特汽车组装厂就坐落在路边 。一面福特标志的旗子在厂房上空飘扬。上千辆福特牌汽车整齐地排列在停车场,整装待发。 由于毗邻美国的地理因素 ,美国品牌的汽车在加拿大的保有量高于其他汽车生产大国 。一天早上 ,我在渥太华入住的宾馆停车场做了一个小调查。停车场停放了21辆汽车,轿车最多,其次是多功能车和客货两用的皮卡。美国车占了10辆 ,日本车5辆,德国车4辆,韩国车2辆 。美国品牌的汽车有福特的福克斯、通用的GMC 、克莱斯勒的道奇等。日产车主要是丰田和本田汽车 ,德国车是大众车系,而韩国车则有现代和其亚。 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近几年韩国汽车大举进军加拿大市场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韩国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的专卖店各大城市几乎都有 。现代生产的索纳塔、伊兰特轿车,以及SUV越野车,在加拿大 也时常看到。韩国汽车之所以能够挤进加拿大这个欧美汽车的传统市场 ,靠的是较低的价格和灵活的销售方式。

车价远比国内低 在加拿大期间, 环球杂志记者有意识地比较了一下加拿大和国内的车价,发现同档次的汽车 ,加拿大的价格要比国内低出许多 。9月11日在温哥华出版的中文《大华商报》有一则汽车广告 ,1.7L排量带天窗本田CIVIC(思域)轿车报价为2.25万加元(1加元约折6.4元人民币),2.4L排量带天窗2004款新雅阁轿车报价为29600加元,这两款车加上运费和15%的消费税后 ,售价分别约为18.5万和22万多元人民币。一个朋友刚刚从香港到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书,那天见面时,看到他开了一辆崭新的墨绿色本田新雅阁 ,2.4L排量,真皮座椅带天窗,一问价格 ,说是全部下来约合20万港币多一点,比国内便宜不少。 在当天的这份报纸上,还有四款日产轿车的广告 ,这几款车国内都很少见,排量从1.8L到3.5L,报价包括运费 ,但是不含15%的消费税和附件价格 。其中基本配置的Nissan Sentre 1.8报价17 ,666加元, Nissan Altima 2.5S报价24,988加元 , Nissan Murano3.5L39,988加元, Nissan Maxina 3.5SE36 ,572加元。相当于从人民币11万多元到26万元。 即使像奔驰和沃尔沃这样的高档轿车, 价格也远比国内便宜得多 。一款2005年款的奔驰C230轿车,报价45 ,790加元,不到30万元人民币。一款特价沃尔沃S40轿车,报价29 ,995加元起,还不到20万元人民币。 至于韩国车,价格就更低了 ,中低档的轿车报价一般才1万多加元 ,稍好一些的报价也就两万加元左右 。 加拿大汽车市场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市场容量很大。美国 、日本、德国、韩国等国的汽车厂家在这里的竞争十分激烈,具体体现在销售方式的灵活多样。 接待我们的旅行社吴先生说 ,加拿大人买车都是分期付款,他的旅行社买的几辆汽车都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 。他介绍说,韩国汽车的经销商为了打开市场 ,甚至推出了“三无”购车计划 。购车可以无首付 、无贷款利息、无担保,直接提走车。还有的车行推出首年不用还贷款的购车方式,到第二年再开始还款。 不少汽车经销商还对新车实行以租代买 。消费者可以以每月几百加元的价格租一辆新车 ,可以租一年,也可以租两年、三年。租期到了,如果想要这辆车 ,付清车价的尾数,汽车就归你了。如果不想要,还可以把车退回车行 。 加拿大法律比较健全 ,社会信用体系也比较完善 ,采用多种多样灵活便利的销售方式,车行不担心收不回来车款。

二手汽车交易忙 在汽车使用上,许多加拿大人有些喜新厌旧。新车开上两三年就换一辆车 。大量的二手车进入市场 ,二手车交易十分活跃。在城内郊外,时常可以看到黑压压一片待价而沽的二手车。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有一个电视频道,从早到晚不停播出各类二手车购销信息 。2000年出厂的大众甲克虫轿车 ,报价9,950加元(不含税),约合人民币6万多元。1999年出厂的丰田佳美2.4L轿车 ,报价10,995加元,约合人民币6.8万元。2001年产现代索纳塔 ,跑了8.8万公里,报价8,950加元 ,约合人民币5.8万元 。2000年产的本田CRV报价8 ,900加元,约合人民币5.7万元 。 如同许多成熟的汽车市场一样,加拿大的二手车交易量在整个汽车销售量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这些二手车年代最老的不过四 、五年 ,有的仅仅开了不到一年,行驶里程一般不超过10万公里。比起新车来,这些二手车性能所差无几 ,但价格却便宜得多,还可以分期付款 。许多刚刚参加工作、腰包还不那么饱满的年轻人,以及一些低收入阶层 ,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一辆物美价廉的二手车,以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豪华轿车不多见  从加拿大西海岸到东部,记者一行乘车穿省过县 ,走了不少地方。沿途所见,发现奔驰、宝马一类豪华轿车并不多,占主流地位的是各种各样的中低档轿车或其他车型 。 加拿大是高税收 、高福利国家 ,贫富差别不大。真正的有钱人和穷人都不多。加拿大一般的中等收入家庭普遍都有两辆汽车 ,一辆是用于上下班和购物的小型轿车,另一辆是越野车或客货两用的皮卡,用于郊外旅游或外出度假 。在汽车消费上 ,绝大多数加拿大人仅仅把汽车看作代步工具,而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反倒是在加拿大定居的亚洲裔人士,喜欢开豪华高档轿车。 一天傍晚 ,我们前往渥太华一家中餐馆就餐,刚下车,开过来一辆豪华奔驰轿车 ,仔细一打量,驾车者是一个黄皮肤 、黑头发的华人 。在从尼亚加拉大瀑布返回多伦多的高速公路上,看到一辆崭新锃亮的豪华捷豹轿车 ,一看驾车人又是亚裔人士,不是中国人,就是日本人或韩国人。 在2005年版的《蒙特利尔指南》上 ,记者留意了四幅汽车广告 ,一律为世界豪华轿车,包括两款最新的豪华宾利轿车,一款是两门宾利轿车 ,6L的排量,552马力,时速超过300公里;另一款是四门的最新款2005豪华宾利 ,6.75L排量,400至450马力。真正是动力充沛 。 另外两款汽车是福特旗下的阿斯顿 。马丁豪华跑车,其中一款是畅蓬车。这两款豪华跑车的排量都是6L ,价格不菲。当地的汽车经销商能在如此重要的刊物上刊登广告,肯定当地有其消费市场 。由此看来,虽然在加拿大的街头巷尾看不到多少豪华高档轿车 ,但并不等于豪华高档轿车在加拿大没有市场。

当地朋友告诉记者,加拿大的富人们所拥有的豪华轿车,只有参加重要活动时才会开出来 ,一年用不了几次 ,平时很难见到。

转网友文章 :中国人,一般来说,就是去打现金工 ,一边干活一边同时拿着EI或者助学金,很多很多新移民一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凯亚报小生意班,交很高的学费(相对法语学校的lancer un enterprise) ,然后就是去给餐馆洗碗,给depanneur看店之类的,赚一小时小几块的现金 。到头来日子很累 ,钱也没赚多少,还是处在一种作奸犯科的状态下,过的獐头鼠目 ,毫无尊严。接下来就是上政府资助的法语班cofi,然后周末和晚上打工,上课睡觉。如此下来 ,几年时间过去 ,语言还是很差,而且没有本地的经验,原先在国内的技术也荒废了 。唯一的不同 ,可能就是家里多了老二老三,这样,就可以打2000块支票工之后 ,拿着QPIP继续打现金工了。有很多人也很享受这种生活,并找出千万的理由说明,自己过的很快乐 ,我相信他们是快乐的,如果物质条件如此差,还不能给自己精神上找点宽慰的话 ,那就要崩溃了。走这条路的人多吗?我想,凯亚开一下小生意班校友会,就可以看到了 。那种黑心老板是高兴看到这种现象的 ,因为多了很多人给他们剥削 ,尤其是老华侨之类的,他们和那些种大麻卖大麻的越南黑帮关系密切,手里大把的现金黑钱 ,正好雇了这些现金工干活,该给的工资,就变成了餐馆呀 ,café呀,或者别的什么店的利润了,也就洗白了。而给他们干活的现金工也没有办法 ,人家认识黑帮,你不听话,那是怎么了你都可以的。这样的生活和国内正常的生活来比 ,至少生活水平是差了的,一个月500的助学金加上1000块左右的现金收入,(不用上税)当然会比过内1500人民币过的好 ,但也就相当于3000人民币在中等城市的生活水平 ,可能还不如 。当然也有人会说,咱在国内买不起车,在这里至少可以买辆千把块的二手车 ,还能接机赚点钱,还能去Sami买便宜菜呢……嗯很好,反正过的怎么不好 ,能自己找开心就好了 。阿拉伯社区不是这样的,人家之间的互助是很可观的,远不是中国人可比的 ,其结果就是,从政府拿到的钱老多的,而新移民的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道路会好很多很多。举例说明一下 ,魁省会报销75%的托儿开支,也可以给雇主报销三年之内的新移民或者看的出来的少数民族50%的工资,而联邦的失业保险可以在910小时支票工之后给你55%工资的保险金。所以 ,阿拉伯裔的双职工家庭(基本上已经是安顿多年的老移民)按照标准(一周125刀?没孩子不确定)给所谓的托儿中心开支票 ,然后从这里拿到现金返还,(当然只是一部分比如开125刀拿回来50),然后托儿中心给新移民开支票 ,并向新移民收现金 。托儿中心能从政府拿到雇佣新移民的工资返还,而新移民虽然给了他们现金,换来的支票还要扣税 ,但是,就有了工作时间的积累,同时增加了名义上的收入 ,等到他们两三个月积累满了支票工的时间,(同时有两份支票收入,EI计算的收入就高了)之后 ,就能按照很高的名义收入计算EI收入了。三个方面都是赢家,双职工家庭,孩子得到了免费的托儿服务或者拿到了更多退税收入 ,托儿中心捞了工资返还的收入 ,而新移民拿到了很高的EI收入,而且,打工的时间也只有很短一段。那谁是输家 ,或者谁出钱呢?还用问吗?政府啦 。欺骗政府是不是违法的?那当然了,政府知道吗?当然知道,咱都知道政府能不知道?为啥不抓 ,一则没人告,民不告官不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则这样的事情 ,对于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是很好的。有收入的人,吃饱了就不会没事去作奸犯科了 。这样社会更加稳定,可以雇佣更少的警察 ,减少维稳开支。再者,干着这种违法行为的人,平时都特老实 ,对社会稳定多好呀。就如同去Sami买菜都用的是现金 ,这个便宜菜店有没有偷税漏税?政府为啥不管?给穷人提供便宜菜的地方被关了,穷人的生活水平下降,闹起事来更麻烦 ,睁一眼闭一眼,就当流失的税款当了维稳经费了 。总之,政府其实不是不知道 ,但是这样吃福利,吃政府是默许的。因为这里是民主制度之下,讲究没有证据不能定罪 ,讲究程序上的正义,讲究没有终审之前,都是无罪的……如果政府真的要抓 ,那是要花很大本钱的,调查取证的过程首先需要符合程序,窃听的之类 ,不是合法取证的东西都不能当证据 ,比如某人和我胡说了一通,那是不作数的,要有真凭实据 ,还要合法的弄来,(个人可以拒绝自证自己的罪行。)而很多东西,也是可以解释的 ,比如,收了某新移民的钱,可以说 ,这是我孩子结婚的礼物,给他开支票工资,也可以说 ,我给她了一个DVD,回家让她学唱儿歌,这是在职培训的工资 ,至于在家学习 ,也很正常,多少人在家办公的,难道soho的人都是罪犯吗?碰上一个好律师 ,政府也打不赢官司的 。政府也不是不想抓,只是成本太高,不容易抓 ,所以才会形成默许的状态,大家相安无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有的民族开洗车店,有的民族开修车店,有的民族开清洁公司 ,弄来弄去,主要的功能还是和伊朗人的托儿所一样,老移民和新移民一起糊弄政府的行业而已 。我当然不是鼓励这种作奸犯科的行为 ,但既然政府都不管 ,而大家都得利,也不能说有多么的坏,总比种大麻贩*好。但偏偏在主流眼中 ,中国人就成了专门贩*和帮助制*贩*的民族,画圈圈画的比海地人都要更惨。原因很简单,很多越南老华侨 ,都是干这行的,他们表面锦衣玉食有着体面的生意,但真正赚钱的 ,还是种大麻卖大麻 。把非法弄来的收入洗干净,通过的就是各位打现金工的同胞。但凡是个生意要交税的,都是希望少报收入多报成本 ,这样可以少报利润少缴税,而要多报利润多缴税,不是脑袋进水了就是洗钱。工资支出是可以申报的成本 ,给现金就没法申报了 ,你说这种要多缴税的雇主是为了啥?以前还可以说餐馆收的是现金不申报,现在税控机的时代,一毛钱小费都联网了 ,收入既然隐瞒不了,还不做高成本?这老板是钱多撑得吗?没错,卖大麻的手里就是钱太多了 。交了税 ,这些脏钱也就洗干净了,而工具嘛,就是各位干现金工的。有人会说 ,我干装修的,老板是正当生意,那就更扯淡了 ,在一个房屋翻修可以拿退税的年份里面,还会有人不开支票而用现金付款搞装修?包工头有了支票收入不开支票给工人走成本?有的,种大麻的新租了房子 ,要改成grow house当然要重新装修了 ,这费用当然不指望退税能拿回来了,自然给的是现金。蒙特利尔的越南裔华侨群体和大麻的牵扯太多,有核心 ,有外围,而众多的新移民很多都成了外围的外围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学别的民族干别的生意,而最后集中到了给*贩们洗钱当帮凶 ,挣着一点点可怜的现金工资,当牛做马给当drug dealers的sponsor? 原因很简单,新移民自己太混蛋了 ,太贪婪而没有良心没有信仰,不知道忠诚为何物,总是想着便宜占尽而到了最后只会毁掉自己的出路 ,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而另一方面,这些人又胆小如鼠 ,对于暴力 ,只知道屈从,而不敢反抗,更愿意为虎作伥 ,用自己的尊严去换取一点小利,靠着出卖和压迫自己的同胞来获取一点肉骨头,狗都不如。这样忘恩负义而奴性十足的人 ,骂他们不识好歹混账王八蛋算过分吗?

政府要抓糊弄政府,骗点小钱的是很不容易的,才会容忍 ,而如果对方除了二五仔,政府不用多少成本就可以把人定罪,杀鸡给猴看 ,那干劲还是很足的,偏偏中国人新移民是最没有道德,最爱当二五仔的 。而这种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却总是打着大义凌然的旗号 ,标榜自己有多么的正义 ,可笑而可悲呀,谁不知道你们就是为了勒索点好处?

如果是建立在互利基础上的事情,利益一定 ,总是一方拿多了,另一方就会少,而事情并不太见得光 ,那么双方都有把柄为对方所掌握。新移民光棍一条,所以一旦明白了,给他们好处的人自己也有好处的时候 ,首先都不是感恩对方给了他好处,而是总盘算着要让自己的好处最大化,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着把柄勒索对方。这么一来 ,谁还敢给新移民好处?新移民是光棍一条,还可以靠出卖你换来至少是赦免等条件,而一旦被告发成功 ,那老板也就基本上完蛋了 。相反 ,*贩有暴力,会报复,所以替*贩干活的 ,是不敢抱怨工资低的,不然人家知道你孩子在哪上学……而*贩可以靠着暴力来剥削那些现金工,既然你自己选择来当奴才 ,我也不必给你什么利益了,工资给的肯定很低 。而那些没有选择的新移民,为了糊口也只有接受。

当然 ,我们不能说这个是蒙特利尔才有的现象,中国人,或者说汉人 ,一贯是个体智慧超群,群体智慧白痴的民族,这可以说是历史传统了。每个人的小算盘打的山响 ,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必然是互相拆台 ,而到了最后,总体利益就必然最小化了 。

温州人和福州人是例外,他们是可以依靠亲戚血缘关系团结起来 ,一起干些灰色的事情,从政府或者哪里弄来些好处一起分的。(当然,这也有暴力的因素在 ,我知道你爸妈住在哪,这多少是种约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族群比其他高学历,高智商的移民群体还要有更大的成功 。

两只明朝军队一起去打清军 ,开始得胜了,清军丢了些尸体正在撤退,两只明军现在干的 ,不是追击,而是开始互相撕杀,来抢脑袋 ,然后 ,就被重整旗鼓的清军连锅端了。汉人不是不能打,但就是小算盘打的太好,这样不亡国 ,不当亡国奴都有些没天理了。可惜,这个历史还在不断的重演,在中国 ,在海外,在大家的身边重演 。

现在魁北克的经济不好,(主要是加元太高 ,旅游业和制造业都很惨淡。)很多本来就没什么钱的移民,渐渐从新移民变成了老移民,护照也换了 ,老二也生了,但是,英语法语都还是一塌糊涂 ,只能干着吃福利 ,打现金工这样的生活,唯一的不同,刚来时的志向没有了 ,残酷的现实让他们连希望也没有了,从忐忑到无争,认命了。

中国是经历过鸦片战争的民族 ,但本地人划起圈圈来,中国人都是drug dealer或者sponsor,搞得全体都被人看轻 ,当然,魁瓜是分不清越南华侨和大陆新移民的,但那种中国人支持塔利班 ,在阿富汗种鸦片,然后通过中国运到世界*害全世界人民,弄的民主世界人民必须去阿富汗战斗 ,打仗花钱而弄得大家债务缠身 ,搞坏了经济的说法,在纯良的加拿大孩子们那里还是很有市场的 。

如果你碰到一个准移民问你加拿大运管处的电话,并且打算坐中国同胞接机的私车 ,然后敲诈对方,“你不给我钱,我就告你非法运营!”这个时候 ,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你会不会想骂娘呢?

本文已完

作为一个曾经的加拿大留学生,前前后后在加拿大学习生活了有不到四年的时间。这个时间不算长,但其实对认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已经算是够用了。很多人知道我有这段留学经历后都在问我 ,加拿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的社会?与我们中国比起来到底有什么不同?下面就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

其实关于这方面的介绍已经很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几乎包括了政治、经济、司法 、还有历史等等所有的层面 。在留学加拿大之前我也是通过这些渠道认识加拿大的,也做过一些比较。甚至说目睹过关于这个国家是好是坏的一些争论。其实这些争论的焦点往往都是围绕着某个局部是非,并且明显地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这样的争论对认识一个国家 ,一个整体社会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今天我不去讲它的政治、经济、司法 、等等一系列复杂的东西 ,只给大家介绍这个国家的普通民众是如何生活的。

 加拿大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由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构成包括硬件,比如:房屋、食品、环境等和软件:治安 、心态、文明程度等等 。接下来我将聊聊加拿大的这些最基本的生活状况 ,看看加拿大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介绍一下加拿大普通人的衣食住行,谈谈他们日常生活琐事 ,与我们中国相比看看有什么不同。住:

 衣食住行这四项当中,无论你是本地人还是短期访问者或者留学生,肯定住是首要的 ,我就先说说加拿大的居住情况。

 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没有听过这么一种说法:“住在美国,行在日本,吃在中国 ,穿在巴黎 。 ”

 “住在美国”的意思是说美国的住房宽敞,人均居住面积大。其实我想把这句话改成“住在北美”,因为美加两国在很多方面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国家 ,两者没有多大区别。所以在住房上加拿大也是非常宽敞 。

 根据官方统计 ,加拿大人均住房占有面积是70多平米。这是平均数,但实际情况是超过这个平均数的很多。加拿大由于地广人稀,在住房上自然很有优越感 ,所以加拿大的通常住房就是我们称之谓的“别墅 ”,而很少有我们国内人所住的这种楼房 。因为楼房每个月要交管理费清洁费这些,非常昂贵 。所以老百姓不愿意住在楼房里。但是“别墅”买下了就从土地到房屋全属于你所有 ,自然除草、修缮这些也都你自己弄了。这是在住房样式上我们与加拿大的最大区别了 。

 加拿大房子大概分为House 、Apartment、Condo和Retirement。

 House是普遍的住宅类型,所以它的种类也更多,一般分为Single House和Townhouse(我们一般说是镇屋或者市房)。

 Single House又分为不同样式 ,第一种叫bungalow,第二种叫two story,第三种叫by-level ,第四种叫two level 。

 如果从内部看,那更是花样翻新,千变万化 ,即使是同一种类的房子 ,其内部格局也会多得让人无法分辨。给大家看看屋内大概的设置和装潢风格,因为面积大所以可发挥的余地也大。

 接下来介绍一下加拿大基本的生活设施,这也算住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 。房子怎么样不说 ,房屋里面的设置和设施是最重要。

 加拿大每个住宅里都有一套自身的供应设备,包括取暖锅炉、热水器 、洗衣机管道,此三项是必备的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住宅,也不论住房大小,一律在最底层的一个房间装有这些设备。

 取暖锅炉有个电控开关 ,设在楼上的走廊内,调整开启无需到锅炉房,只要在楼上轻轻按动几下即可 。温度和时间都可以设定 ,比如晚上温度要高些,白天没人温度低些,都可在电控开关内预先设定 ,自动调节;锅炉用的是天然气 ,没有任何味道非常安全。加拿大尽管是个能源大国,也非常注意节省。费用大概这样一年的取暖费用不到一千加元左右 。但这一千元内还包括使用热水的费用 。因为热水和暖气一样都用天然气烧热。所以纯取暖费并不贵。

 再说加拿大的热水供应 。所有的水龙头都设有两个,一个是冷水 ,一个是热水,想用热水拧开即有,和冷水一样方便。热水器设有高中低档 ,热度自己设定。冷水可以直接饮用 。刚来时看到加拿大人渴了总是接自来水喝感到很不理解,那自来水能喝吗?我们在国内都是烧开了喝,感到加拿大人那么喝不卫生。后来住久了 ,也喝起了自来水。加拿大的自来水真的是很纯净,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喝,比我们有的纯净水还纯 。加拿大是个水资源大国 ,占有世界淡水量的三分之一,这一点是我们没法与之相比的。

 接着说说电。在国内我们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用电的习惯,基本都是人走灯灭 。“节约用电”似乎成了我们一项国策。加拿大正好相反 ,因为有着充足的电量供应 ,政府鼓励人们多用电,这样就形成了加拿大室内的一个特色:灯多,甚至包括店铺这些都是彻夜长明的。7点之后无论是水还是电都便宜的不行不行的 。所以基本上加拿大的店铺都是一晚上不关灯 。一般我们看到都会觉得好浪费 ,咱们好节省。食:

 中国与加拿大在饮食上各具特色,这里有可比较的地方,也有不可比较的地方。

 加拿大没有所谓的菜系 ,但好在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加拿大弘扬自己国家的美食 。这里面不乏咱们华人的贡献。随处可见的中餐馆,涵盖了中国各大菜系,连咱天津的煎饼果子都有。

 其实加拿大本地的食物也是很美味 ,三文鱼 、帝王蟹、大龙虾还有各种本土水果,再加上日料、韩料 、法餐泰餐等,都让加拿大冠以北美“最好吃的国家 ”的称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你刚到在加拿大外出就餐时最好自带热水。因为加拿大人从来不喝热水,所以以至于除了中餐馆以外的其他餐厅全都不提供hot-water。这样很容易给刚到加拿大还不适应的人造成胃肠不适,这点要注意 。衣:

 加拿大的气候特点经常被人误解。

 每个人都在说加拿大是不是很冷呀 ,零下五十度呀什么的 ,这是个明显的误区,可能也跟没有在加拿大生活过的经历有关。

 没错,加拿大确实是个比较寒冷的国家 ,但是这个寒冷是相对的,而且是局部的 。真正人口密集的几个省大多数都是气候适宜的。就拿安省为例,我有的学生在国内棉衣棉裤棉鞋棉被等等准备一堆 ,回头还问我够不够,哈哈哈。其实我想说真的没有这么冷,安省跟天津北京气候极其相似 ,气温也相差无多 。就是典型的四季分明 。BC省更是四季如春。所以一般只需要冬天一件羽绒服里面一件薄衫就够了。因为室内也好车内也好都是有暖气的 。羽绒服基本在室内是穿不上的。行:

 说行当然就得谈车了,因为车在加拿大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在加拿大是属于锻炼身体用的体育用品,而不是代步工具 。

 汽车才是加拿大人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咱们国内一谈到车 ,好像从钱数上讲就是个奢侈的消耗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买就买的 。在加拿大汽车属于生活基本必需品。这个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两个概念在加拿大有明确的界限。如果不是豪车新车两万加币左右就可以买到,什么价位的都有,而且买者一般都是贷款买 ,所以加拿大人基本上是人人有车 ,一家有两辆、三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且加拿大二手车市场也非常火爆,质量远远比咱们国内的二手车过硬。价格几千到上万不等。考驾照也很容易,加拿大没有驾校 ,因为国家认为人人都得会开车,所以一般高中都有驾驶课 。先考理论知识,考完后找一个有四年驾龄的人坐在副驾你就可以开始上路练习了 。练习到你可以开始进行路考后通过考试就可以拿到驾照。并且国内驾照持有者可以直接去加拿大换驾照 ,手续也很简单。所以加拿大考驾照性价比很高 。

 再说说公交车。如果你刚加拿大没有车的情况下还是要坐公交和地铁的。由于车是生活必需品,几乎人人有车,这种情况下 ,公交系统就不是很发达 。在加拿大乘坐公交车远远不及我们国内方便,而且只有温哥华、多伦多 、卡尔加里、渥太华等几个大城市公交车还算多些,其它中小城市就差多了。公交车少 ,乘坐的人更少,常常是长长的公交车就两、三名乘客,高峰时人还算多些 ,但也不拥挤。我刚到的时候每天都做专车 ,也挺爽的 。票价都是在三块五加币左右,比国内贵。但是好在三个小时内凭借票根可以无限制乘坐。说完了衣食住行,我们来说说加拿大值得游玩的地方 ,拿安省举例 。

 首先是多伦多,作为加拿大最具标志意义的大省安省里最主要的城市多伦多其实跟咱们中国的大城市很相似。人口多,偶尔堵车 ,市里繁华,高楼大厦多过自然风光。但不得不提的是多伦多绝对是中餐圣地 。各式各样的中餐馆绝对让你大饱嘴福 。

 但如果你想要看点不一样的那就不得不把面积扩展到整个大多地区了,其中包括尼亚加拉大瀑布 、德国小镇、世界最小的教堂、富人区奥克维尔 、安大略湖、等等。

 公路旅行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帮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加拿大 ,并且我想告诉大家加拿大的社会不是个穷奢极欲的社会,不是个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它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教育体系 ,医疗体系,能做到幼有所爱,老有所养 。它给人多种选择 ,你可以选择与世无争的安静生活 ,也可以走上发财致富之路。无论是干什么的,也无论钱财多少,互不影响。人跟人都是互相尊重 ,平等相对 。

 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加拿大进而喜欢上它,因为也许有一天你的生命里会有加拿大参与进来,也说不定呢。

为什么蒙特利尔的华人社区是全北美最烂的

“枫叶之国 ”指的是加拿大。加拿大遍植枫树 ,每到深秋时节,漫山遍野火红的枫叶宛如一堆堆燃烧的篝火,因此享有“枫叶之国”的美称 。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 ,枫叶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加拿大国旗的的中间为白色正方形,内有一片11个角的红色枫树叶。

汽车远比行人多加拿大是全球领土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 。全国国土面积998万平方公里 ,人口只有3100多万。地广人稀,汽车派上了大用场,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许多加拿大家庭拥有两辆汽车 ,加拿大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可以居世界前几名 。 在加拿大环球杂志记者一行去了温哥华、多伦多 、渥太华 、蒙特利尔、卡尔加里、魁北克城等主要城市 ,突出的感觉是车比人多 。大街上经常见不到几个人,来来往往的都是汽车。 加拿大少有的几个汽车厂主要生产除雪车 、垃圾车等专用车辆。美国通用、福特等跨国汽车巨头都在加拿大设立了组装厂,产品除供应加拿大 ,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在我们从多伦多去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路上,一座相当规模的福特汽车组装厂就坐落在路边。一面福特标志的旗子在厂房上空飘扬。上千辆福特牌汽车整齐地排列在停车场,整装待发 。 由于毗邻美国的地理因素 ,美国品牌的汽车在加拿大的保有量高于其他汽车生产大国。一天早上,我在渥太华入住的宾馆停车场做了一个小调查。停车场停放了21辆汽车,轿车最多 ,其次是多功能车和客货两用的皮卡 。美国车占了10辆,日本车5辆,德国车4辆 ,韩国车2辆。美国品牌的汽车有福特的福克斯、通用的GMC 、克莱斯勒的道奇等。日产车主要是丰田和本田汽车,德国车是大众车系,而韩国车则有现代和其亚 。 当地的朋友告诉我 ,近几年韩国汽车大举进军加拿大市场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韩国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的专卖店各大城市几乎都有。现代生产的索纳塔、伊兰特轿车,以及SUV越野车,在加拿大 也时常看到 。韩国汽车之所以能够挤进加拿大这个欧美汽车的传统市场 ,靠的是较低的价格和灵活的销售方式 。

车价远比国内低 在加拿大期间, 环球杂志记者有意识地比较了一下加拿大和国内的车价,发现同档次的汽车 ,加拿大的价格要比国内低出许多。9月11日在温哥华出版的中文《大华商报》有一则汽车广告,1.7L排量带天窗本田CIVIC(思域)轿车报价为2.25万加元(1加元约折6.4元人民币),2.4L排量带天窗2004款新雅阁轿车报价为29600加元 ,这两款车加上运费和15%的消费税后,售价分别约为18.5万和22万多元人民币。一个朋友刚刚从香港到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书,那天见面时 ,看到他开了一辆崭新的墨绿色本田新雅阁,2.4L排量,真皮座椅带天窗 ,一问价格 ,说是全部下来约合20万港币多一点,比国内便宜不少 。 在当天的这份报纸上,还有四款日产轿车的广告 ,这几款车国内都很少见,排量从1.8L到3.5L,报价包括运费 ,但是不含15%的消费税和附件价格。其中基本配置的Nissan Sentre 1.8报价17,666加元, Nissan Altima 2.5S报价24 ,988加元, Nissan Murano3.5L39,988加元 , Nissan Maxina 3.5SE36,572加元。相当于从人民币11万多元到26万元 。 即使像奔驰和沃尔沃这样的高档轿车, 价格也远比国内便宜得多。一款2005年款的奔驰C230轿车 ,报价45 ,790加元,不到30万元人民币。一款特价沃尔沃S40轿车,报价29 ,995加元起,还不到20万元人民币 。 至于韩国车,价格就更低了 ,中低档的轿车报价一般才1万多加元,稍好一些的报价也就两万加元左右。 加拿大汽车市场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市场容量很大。美国 、日本、德国、韩国等国的汽车厂家在这里的竞争十分激烈 ,具体体现在销售方式的灵活多样 。 接待我们的旅行社吴先生说,加拿大人买车都是分期付款,他的旅行社买的几辆汽车都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他介绍说 ,韩国汽车的经销商为了打开市场,甚至推出了“三无”购车计划。购车可以无首付 、无贷款利息、无担保,直接提走车 。还有的车行推出首年不用还贷款的购车方式 ,到第二年再开始还款 。 不少汽车经销商还对新车实行以租代买。消费者可以以每月几百加元的价格租一辆新车 ,可以租一年,也可以租两年、三年。租期到了,如果想要这辆车 ,付清车价的尾数,汽车就归你了 。如果不想要,还可以把车退回车行。 加拿大法律比较健全 ,社会信用体系也比较完善,采用多种多样灵活便利的销售方式,车行不担心收不回来车款。

二手汽车交易忙 在汽车使用上 ,许多加拿大人有些喜新厌旧 。新车开上两三年就换一辆车。大量的二手车进入市场,二手车交易十分活跃。在城内郊外,时常可以看到黑压压一片待价而沽的二手车 。 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有一个电视频道 ,从早到晚不停播出各类二手车购销信息。2000年出厂的大众甲克虫轿车,报价9,950加元(不含税) ,约合人民币6万多元。1999年出厂的丰田佳美2.4L轿车 ,报价10,995加元,约合人民币6.8万元 。2001年产现代索纳塔 ,跑了8.8万公里,报价8,950加元 ,约合人民币5.8万元。2000年产的本田CRV报价8,900加元,约合人民币5.7万元。 如同许多成熟的汽车市场一样 ,加拿大的二手车交易量在整个汽车销售量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 。这些二手车年代最老的不过四 、五年,有的仅仅开了不到一年,行驶里程一般不超过10万公里 。比起新车来 ,这些二手车性能所差无几,但价格却便宜得多,还可以分期付款。许多刚刚参加工作 、腰包还不那么饱满的年轻人 ,以及一些低收入阶层 ,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一辆物美价廉的二手车,以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豪华轿车不多见  从加拿大西海岸到东部,记者一行乘车穿省过县 ,走了不少地方 。沿途所见,发现奔驰、宝马一类豪华轿车并不多,占主流地位的是各种各样的中低档轿车或其他车型。 加拿大是高税收、高福利国家 ,贫富差别不大。真正的有钱人和穷人都不多 。加拿大一般的中等收入家庭普遍都有两辆汽车,一辆是用于上下班和购物的小型轿车,另一辆是越野车或客货两用的皮卡 ,用于郊外旅游或外出度假。在汽车消费上,绝大多数加拿大人仅仅把汽车看作代步工具,而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反倒是在加拿大定居的亚洲裔人士 ,喜欢开豪华高档轿车 。 一天傍晚,我们前往渥太华一家中餐馆就餐,刚下车 ,开过来一辆豪华奔驰轿车 ,仔细一打量,驾车者是一个黄皮肤 、黑头发的华人。在从尼亚加拉大瀑布返回多伦多的高速公路上,看到一辆崭新锃亮的豪华捷豹轿车 ,一看驾车人又是亚裔人士,不是中国人,就是日本人或韩国人。 在2005年版的《蒙特利尔指南》上 ,记者留意了四幅汽车广告,一律为世界豪华轿车,包括两款最新的豪华宾利轿车 ,一款是两门宾利轿车,6L的排量,552马力 ,时速超过300公里;另一款是四门的最新款2005豪华宾利,6.75L排量,400至450马力 。真正是动力充沛。 另外两款汽车是福特旗下的阿斯顿。马丁豪华跑车 ,其中一款是畅蓬车 。这两款豪华跑车的排量都是6L ,价格不菲 。当地的汽车经销商能在如此重要的刊物上刊登广告,肯定当地有其消费市场。由此看来,虽然在加拿大的街头巷尾看不到多少豪华高档轿车 ,但并不等于豪华高档轿车在加拿大没有市场。

当地朋友告诉记者,加拿大的富人们所拥有的豪华轿车,只有参加重要活动时才会开出来 ,一年用不了几次,平时很难见到 。

转网友文章 :中国人,一般来说 ,就是去打现金工,一边干活一边同时拿着EI或者助学金,很多很多新移民一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凯亚报小生意班 ,交很高的学费(相对法语学校的lancer un enterprise),然后就是去给餐馆洗碗,给depanneur看店之类的 ,赚一小时小几块的现金。到头来日子很累 ,钱也没赚多少,还是处在一种作奸犯科的状态下,过的獐头鼠目 ,毫无尊严。接下来就是上政府资助的法语班cofi,然后周末和晚上打工,上课睡觉 。如此下来 ,几年时间过去,语言还是很差,而且没有本地的经验 ,原先在国内的技术也荒废了。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家里多了老二老三,这样 ,就可以打2000块支票工之后,拿着QPIP继续打现金工了。有很多人也很享受这种生活,并找出千万的理由说明 ,自己过的很快乐 ,我相信他们是快乐的,如果物质条件如此差,还不能给自己精神上找点宽慰的话 ,那就要崩溃了 。走这条路的人多吗?我想,凯亚开一下小生意班校友会,就可以看到了。那种黑心老板是高兴看到这种现象的 ,因为多了很多人给他们剥削,尤其是老华侨之类的,他们和那些种大麻卖大麻的越南黑帮关系密切 ,手里大把的现金黑钱,正好雇了这些现金工干活,该给的工资 ,就变成了餐馆呀,café呀,或者别的什么店的利润了 ,也就洗白了。而给他们干活的现金工也没有办法 ,人家认识黑帮,你不听话,那是怎么了你都可以的 。这样的生活和国内正常的生活来比 ,至少生活水平是差了的,一个月500的助学金加上1000块左右的现金收入,(不用上税)当然会比过内1500人民币过的好 ,但也就相当于3000人民币在中等城市的生活水平,可能还不如。当然也有人会说,咱在国内买不起车 ,在这里至少可以买辆千把块的二手车,还能接机赚点钱,还能去Sami买便宜菜呢……嗯很好 ,反正过的怎么不好,能自己找开心就好了。阿拉伯社区不是这样的,人家之间的互助是很可观的 ,远不是中国人可比的 ,其结果就是,从政府拿到的钱老多的,而新移民的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道路会好很多很多 。举例说明一下 ,魁省会报销75%的托儿开支,也可以给雇主报销三年之内的新移民或者看的出来的少数民族50%的工资,而联邦的失业保险可以在910小时支票工之后给你55%工资的保险金 。所以 ,阿拉伯裔的双职工家庭(基本上已经是安顿多年的老移民)按照标准(一周125刀?没孩子不确定)给所谓的托儿中心开支票,然后从这里拿到现金返还,(当然只是一部分比如开125刀拿回来50) ,然后托儿中心给新移民开支票,并向新移民收现金。托儿中心能从政府拿到雇佣新移民的工资返还,而新移民虽然给了他们现金 ,换来的支票还要扣税,但是,就有了工作时间的积累 ,同时增加了名义上的收入 ,等到他们两三个月积累满了支票工的时间,(同时有两份支票收入,EI计算的收入就高了)之后 ,就能按照很高的名义收入计算EI收入了。三个方面都是赢家,双职工家庭,孩子得到了免费的托儿服务或者拿到了更多退税收入 ,托儿中心捞了工资返还的收入,而新移民拿到了很高的EI收入,而且 ,打工的时间也只有很短一段 。那谁是输家,或者谁出钱呢?还用问吗?政府啦。欺骗政府是不是违法的?那当然了,政府知道吗?当然知道 ,咱都知道政府能不知道?为啥不抓,一则没人告,民不告官不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则这样的事情 ,对于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是很好的 。有收入的人,吃饱了就不会没事去作奸犯科了。这样社会更加稳定,可以雇佣更少的警察 ,减少维稳开支。再者,干着这种违法行为的人,平时都特老实 ,对社会稳定多好呀 。就如同去Sami买菜都用的是现金,这个便宜菜店有没有偷税漏税?政府为啥不管?给穷人提供便宜菜的地方被关了,穷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闹起事来更麻烦,睁一眼闭一眼,就当流失的税款当了维稳经费了。总之 ,政府其实不是不知道,但是这样吃福利,吃政府是默许的。因为这里是民主制度之下 ,讲究没有证据不能定罪 ,讲究程序上的正义,讲究没有终审之前,都是无罪的……如果政府真的要抓 ,那是要花很大本钱的,调查取证的过程首先需要符合程序,窃听的之类 ,不是合法取证的东西都不能当证据,比如某人和我胡说了一通,那是不作数的 ,要有真凭实据,还要合法的弄来,(个人可以拒绝自证自己的罪行 。)而很多东西 ,也是可以解释的,比如,收了某新移民的钱 ,可以说 ,这是我孩子结婚的礼物,给他开支票工资,也可以说 ,我给她了一个DVD,回家让她学唱儿歌,这是在职培训的工资 ,至于在家学习,也很正常,多少人在家办公的 ,难道soho的人都是罪犯吗?碰上一个好律师,政府也打不赢官司的。政府也不是不想抓,只是成本太高 ,不容易抓,所以才会形成默许的状态,大家相安无事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有的民族开洗车店,有的民族开修车店,有的民族开清洁公司 ,弄来弄去,主要的功能还是和伊朗人的托儿所一样,老移民和新移民一起糊弄政府的行业而已。我当然不是鼓励这种作奸犯科的行为 ,但既然政府都不管,而大家都得利,也不能说有多么的坏 ,总比种大麻贩*好 。但偏偏在主流眼中,中国人就成了专门贩*和帮助制*贩*的民族,画圈圈画的比海地人都要更惨 。原因很简单 ,很多越南老华侨,都是干这行的,他们表面锦衣玉食有着体面的生意 ,但真正赚钱的 ,还是种大麻卖大麻。把非法弄来的收入洗干净,通过的就是各位打现金工的同胞。但凡是个生意要交税的,都是希望少报收入多报成本 ,这样可以少报利润少缴税,而要多报利润多缴税,不是脑袋进水了就是洗钱 。工资支出是可以申报的成本 ,给现金就没法申报了,你说这种要多缴税的雇主是为了啥?以前还可以说餐馆收的是现金不申报,现在税控机的时代 ,一毛钱小费都联网了,收入既然隐瞒不了,还不做高成本?这老板是钱多撑得吗?没错 ,卖大麻的手里就是钱太多了。交了税,这些脏钱也就洗干净了,而工具嘛 ,就是各位干现金工的。有人会说 ,我干装修的,老板是正当生意,那就更扯淡了 ,在一个房屋翻修可以拿退税的年份里面,还会有人不开支票而用现金付款搞装修?包工头有了支票收入不开支票给工人走成本?有的,种大麻的新租了房子 ,要改成grow house当然要重新装修了,这费用当然不指望退税能拿回来了,自然给的是现金 。蒙特利尔的越南裔华侨群体和大麻的牵扯太多 ,有核心,有外围,而众多的新移民很多都成了外围的外围。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学别的民族干别的生意 ,而最后集中到了给*贩们洗钱当帮凶,挣着一点点可怜的现金工资,当牛做马给当drug dealers的sponsor? 原因很简单 ,新移民自己太混蛋了 ,太贪婪而没有良心没有信仰,不知道忠诚为何物,总是想着便宜占尽而到了最后只会毁掉自己的出路 ,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而另一方面,这些人又胆小如鼠 ,对于暴力,只知道屈从,而不敢反抗 ,更愿意为虎作伥,用自己的尊严去换取一点小利,靠着出卖和压迫自己的同胞来获取一点肉骨头 ,狗都不如 。这样忘恩负义而奴性十足的人,骂他们不识好歹混账王八蛋算过分吗?

政府要抓糊弄政府,骗点小钱的是很不容易的 ,才会容忍 ,而如果对方除了二五仔,政府不用多少成本就可以把人定罪,杀鸡给猴看 ,那干劲还是很足的,偏偏中国人新移民是最没有道德,最爱当二五仔的。而这种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却总是打着大义凌然的旗号 ,标榜自己有多么的正义,可笑而可悲呀,谁不知道你们就是为了勒索点好处?

如果是建立在互利基础上的事情 ,利益一定,总是一方拿多了,另一方就会少 ,而事情并不太见得光,那么双方都有把柄为对方所掌握。新移民光棍一条,所以一旦明白了 ,给他们好处的人自己也有好处的时候 ,首先都不是感恩对方给了他好处,而是总盘算着要让自己的好处最大化,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着把柄勒索对方 。这么一来 ,谁还敢给新移民好处?新移民是光棍一条,还可以靠出卖你换来至少是赦免等条件,而一旦被告发成功 ,那老板也就基本上完蛋了。相反,*贩有暴力,会报复 ,所以替*贩干活的,是不敢抱怨工资低的,不然人家知道你孩子在哪上学……而*贩可以靠着暴力来剥削那些现金工 ,既然你自己选择来当奴才,我也不必给你什么利益了,工资给的肯定很低。而那些没有选择的新移民 ,为了糊口也只有接受 。

当然 ,我们不能说这个是蒙特利尔才有的现象,中国人,或者说汉人 ,一贯是个体智慧超群,群体智慧白痴的民族,这可以说是历史传统了 。每个人的小算盘打的山响 ,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必然是互相拆台,而到了最后,总体利益就必然最小化了。

温州人和福州人是例外 ,他们是可以依靠亲戚血缘关系团结起来,一起干些灰色的事情,从政府或者哪里弄来些好处一起分的。(当然 ,这也有暴力的因素在,我知道你爸妈住在哪,这多少是种约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族群比其他高学历 ,高智商的移民群体还要有更大的成功。

两只明朝军队一起去打清军 ,开始得胜了,清军丢了些尸体正在撤退,两只明军现在干的 ,不是追击,而是开始互相撕杀,来抢脑袋 ,然后,就被重整旗鼓的清军连锅端了。汉人不是不能打,但就是小算盘打的太好 ,这样不亡国,不当亡国奴都有些没天理了 。可惜,这个历史还在不断的重演 ,在中国,在海外,在大家的身边重演。

现在魁北克的经济不好 ,(主要是加元太高 ,旅游业和制造业都很惨淡。)很多本来就没什么钱的移民,渐渐从新移民变成了老移民,护照也换了 ,老二也生了,但是,英语法语都还是一塌糊涂 ,只能干着吃福利,打现金工这样的生活,唯一的不同 ,刚来时的志向没有了,残酷的现实让他们连希望也没有了,从忐忑到无争 ,认命了 。

中国是经历过鸦片战争的民族,但本地人划起圈圈来,中国人都是drug dealer或者sponsor ,搞得全体都被人看轻 ,当然,魁瓜是分不清越南华侨和大陆新移民的,但那种中国人支持塔利班 ,在阿富汗种鸦片,然后通过中国运到世界*害全世界人民,弄的民主世界人民必须去阿富汗战斗 ,打仗花钱而弄得大家债务缠身,搞坏了经济的说法,在纯良的加拿大孩子们那里还是很有市场的。

如果你碰到一个准移民问你加拿大运管处的电话 ,并且打算坐中国同胞接机的私车,然后敲诈对方,“你不给我钱 ,我就告你非法运营! ”这个时候,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你会不会想骂娘呢?

呈现从一个中国留学生口中看加拿大人民的生活的核心内容解析,若这些分析对您的工作或学习有所助益 ,建议您将本站加入书签以便后续查阅。

本文来自作者[隙荡]投稿,不代表发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enercn.com/zixun/2462.html

(20)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隙荡
    隙荡 2025年09月27日

    我是发神号的签约作者“隙荡”!

  • 隙荡
    隙荡 2025年09月27日

    希望本篇文章《从一个中国留学生口中看加拿大人民的生活》能对你有所帮助!

  • 隙荡
    隙荡 2025年09月27日

    本站[发神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隙荡
    隙荡 2025年09月27日

    本文概览:关于从一个中国留学生口中看加拿大人民的生活的讨论正在各大平台持续发酵,我们精心筛选了最新资讯,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作为一个曾经的加拿大留学生,前前后后在加拿大学习生活...

    联系我们

    邮件:发神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