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

网上有关“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网上有关“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如下:

0岁:初度、乳臭未干、牙牙学语 、新生命的开始 。

1岁:襁褓、从头到脚用包裹着的小人儿。

2岁:孩提、垂髫,指幼儿时期。

8岁:总角 ,指八岁以上的小孩子 。

10岁以下:黄口,指10岁以下的小孩子。

13岁至15岁:舞勺之年,指男孩子学习“勺舞”的年龄。

15岁:志学之年 ,指学业有所成,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了 。

15岁至20岁:舞象之年,指少年男子15岁束发加冠 ,到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20岁:弱冠 、加冠是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24岁:桃李年华,指年轻的女孩子 。

30岁:半老徐娘 ,指30岁的女子。

30岁至40岁:而立之年 ,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40岁:不惑之年,指40岁男子 。

50岁:艾服之年,指50岁男子 。

50岁至60岁:花甲之年、耳顺之年 ,指60岁男子。

60岁:还历之年、花甲重开,指60岁男子和12岁的孩子。

70岁:古稀之年,指70岁男子 。

77岁:喜寿之年 ,指77岁男子。

80岁:杖朝之年,指80岁男子。

89岁:耄耋(mào dié)之年,指89岁男子 。

90岁:鲐背(tái bèi)之年 ,指90岁男子。

99岁:期颐(jī yí)之年,指99岁男子。

100岁:百寿 、人瑞,指100岁的老人 。

以上就是古代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这些称谓通常是通过形容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来表达他们的年龄特征和阅历。

1. 关于年龄的四字词语

初出茅庐 乳臭未干 年少无知 稚气未脱.生不逢时,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

豆蔻年华 年轻力壮 牙牙学语 蹒跚学步 血气方刚 年逾花甲 半老徐娘 年过半百.30岁-而立之年,bdeagcf 是10 20 30 40 50 60 70岁.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 、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 、艾服之年 、大衍之年——50岁 .年过花甲.花甲之年.60岁-花甲之年,70岁-古希之年 ,2-3岁-孩提之年,襁褓—— 不满周岁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13-15岁午匀之年,白驹过隙 ,沧海桑田.日新月异,16-20岁-弱冠之年,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之年 15岁--及笈之年 16岁-碧玉之年 出嫁-梅之年. 人的一生:不满周岁-襁褓之年,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

2. 说年龄的四字成语

宝刀不老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黄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 ”

摽梅之年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出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 ,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

春秋鼎盛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 ,德泽有加焉 。”

旦暮入地 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 。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 ,随时都可能死去。

而立之年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福寿年高 年高:年龄大 。有福有寿 ,长命百岁。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他道我福寿年高,着我似松柏齐肩老。”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 。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 。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及笄年华 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 。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旷夫怨女 旷夫: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 。指年龄已大 ,尚未婚配的男女。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马齿徒增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 。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 ,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年逾古稀 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

出处: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犬马之年 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出处:三国·魏·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 ,究孤犬马之年,此难能也 。 ”

寿不压职 指只论职位,不论年龄 。

忘年之好 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出处:南朝·宋·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 ,便申忘年之好 。比虽艰隔成阻 ,而情问无睽。”

3. 表示年龄的四字词语例如:年过花甲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20岁(男)——弱冠之年;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年逾半百 、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 、大衍之年;

60岁——年过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 、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年届古稀、杖国之年 、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4. 关于年龄从小到大的四字词语

初出茅庐 乳臭未干 年少无知 稚气未脱。生不逢时,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 、碧玉年华,

豆蔻年华 年轻力壮 牙牙学语 蹒跚学步 血气方刚 年逾花甲 半老徐娘 年过半百 。30岁-而立之年,bdeagcf 是10 20 30 40 50 60 70岁。 垂髫(tiáo) 、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 、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年过花甲 。花甲之年。60岁-花甲之年 ,70岁-古希之年,2-3岁-孩提之年,襁褓—— 不满周岁 总角 、孩提——幼年泛称。13-15岁午匀之年 ,白驹过隙,沧海桑田 。日新月异,16-20岁-弱冠之年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之年 15岁--及笈之年 16岁-碧玉之年 出嫁-梅之年. 人的一生:不满周岁-襁褓之年,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

5. 与年龄有关的四字成语

拜把兄弟 bài bǎ xiōng dì

近义词: 拜把子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八章:“老陶感激他,和他结了拜把兄弟。”

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一个是我拜把兄弟 ,请王大老爷栽培 。 ”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相关成语

拜鬼求神 弟男子侄 甘拜下风 酒肉兄弟

八拜之交 拜倒辕门 拜恩私室 拜将封侯

长揖不拜 称兄道弟 登坛拜将 顶礼膜拜

顿首再拜 焚香礼拜 高足弟子 膏梁子弟

磕头礼拜 昆弟之好 梨园弟子 难兄难弟

难兄难弟 如兄如弟 私淑弟子 升堂拜母

四海之内皆兄弟 纨绔子弟 望尘而拜 兄肥弟瘦

兄死弟及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腰鼓兄弟 拜赐之师

关于“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杏囊]投稿,不代表发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enercn.com/zixun/959.html

(28)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杏囊
    杏囊 2025年09月14日

    我是发神号的签约作者“杏囊”!

  • 杏囊
    杏囊 2025年09月14日

    希望本篇文章《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能对你有所帮助!

  • 杏囊
    杏囊 2025年09月14日

    本站[发神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杏囊
    杏囊 2025年09月1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代对0-100岁不同年龄阶段的称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联系我们

    邮件:发神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